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平实导师 著
自 序
第一篇 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
第一章 缘起及念佛略说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念佛略说
第二章 念佛法门之殊胜
第一节 念佛法门容易修学
第二节 三根普被
第三节 现世得利
第四节 果报殊胜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信、愿、行
第一节 三资粮之一:信
第二节 三资粮之二:愿
第三节 三资粮之三:行
第一目 事行之一:三福净业
第二目 事行之二:功夫
第三目 理行之一:植众德本、广结善缘、修除高慢
第四目 理行之二:建立定慧知见
第五目 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
第二篇 正修行----念佛三昧之入门与修证
第一章 持名念佛法门
第一节 随缘念佛
第二节 心念心听
第三节 心念心忆
第四节 一行三昧(念佛三昧)
第二章 观像念佛法门
第一节 观像念佛法门之经典原文节录
第二节 观像念佛法门之修证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一节 观想念佛:日想
第二节 观想念佛:水想
第三节 观想念佛:地想
第四节 观想念佛:树想
第五节 观想念佛:八功德水想
第六节 观想念佛:总观想
第七节 观想念佛:花座想
第八节 观想念佛:想象观
第九节 观想念佛:遍观一切色想(念佛三昧)
第十节 观想念佛: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
第十一节 观想念佛:观大势至菩萨色身想
第十二节 观想念佛:普观想
第十三节 观想念佛:杂想观
第四章 系念思惟念佛法门
第一节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系念思惟念佛法门
第二节 《大阿弥陀经》的读诵演说思惟念佛法门
第三节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一心求生念佛法门
第四节 《佛说无量寿经》的一心专忆及一念求生念佛法门
第五节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十昼夜一心求生念佛法门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一节 念佛的种类
第一目 念应化身佛
第二目 念报身佛
第三目 念法身佛
第四目 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应知
第五目 无相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一般过
第二节 奉献给修学无相念佛者一系列的善巧方便行门
第一目 无相忆念拜佛之方法
第二目 每日晨昏精进拜佛
第三目 闭眼无相忆念拜佛
第四目 避免控制呼吸
第五目 无相忆念拜佛之净念相继
第六目 张眼无相忆念拜佛
第七目 四威仪中无相念佛
第八目 礼拜多尊佛菩萨
第九目 四威仪中净念相继
第十目 动静兼修
第六章 体究念佛
第一节 无相念佛法门、体究念佛的关系
第二节 体究念佛前应具备第一义知见
第三节 体究念佛的方法和应有之知见
第一目 体究念佛的方法——思惟观
第二目 随时随地体究
第三目 应远离贪欲
第四目 应远离慢心
第五目 勿希求神通或感应
第六目 勿希望佛菩萨现身助悟
第七目 体究过程中容易饿、容易疲倦、心情烦闷是正常的现象
第八目 体究念佛期间要保持充足睡眠
第九目 忽略现实的状况
第十目 应当要先发大愿心和长远心
第七章 果地无相念佛(念佛三昧)
第一节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 必定心开
第二节 断三缚结、入圣道流
第八章 实相念佛(念佛三昧)
第一节 欲入实相念佛的体究方向
第二节 实相念佛人对于念佛圆道章的见地
第三节 实相念佛人所得功德正受
第一目 见地正受
第二目 定正受
第三目 解脱正受
第九章 后续之修行
第一节 求生极乐的实相念佛人应随力修定
第二节 有大心的实相念佛人应修各种禅定三昧
第三节 理事相融的菩萨万行
第四节 体究念佛修证之三等人
第三篇 辨疑问答二十一则
第四篇 肺腑之言
第一章 未修证者宜知(针对修念佛法门尚无修证者言)
第一节 莫著名利,实修为要
第二节 真善知识,难遇难得
第三节 莫著名相,毁谤修证
第四节 勿以神通考验修证
第五节 善遮口业,后免障道
第二章 已修证者宜知
第一节 寻善知识,求证真实
第二节 已通宗者,速需通教
第三节 劝请常住娑婆度众
第四节 劝修禅定,广益佛子
第五节 度人说法,须观根器
第三章 赞叹、劝修念佛法门
第一节 赞念佛门有微妙法
第二节 念佛当求上品往生
第三节 十方皆有佛国净土
第四节 智者大师推介的五方便念佛门
第五节 赞叹念佛圆通法门
附录--禅净双修心得报告
修学佛道次第表
回首页
·
栏目页